走进余德耀美术馆会与其他钢筋水泥建造的美术馆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是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挑高的空间,整面的落地玻璃墙,展厅中间还摆放着一棵苍天大树,与玻璃墙外的青葱树木相呼应。明亮、宽敞、舒心是最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设计使美术馆更具亲和力,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建筑,而是有温度、有情感、有对话的场域。
国外就有不少美术馆都是建造在公园之中。当人们穿梭过自然景观后,内心将会无比平和和宁静。在这样的心境下,观众欣赏作品也将会更投入,得到更深层的体悟……
采访约在下午2点。大约是在1点半时到的美术馆,此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在就餐。闲谈时了解到,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通常都会较晚就餐,错开中午休息时间,以便更好的为公众提供服务。
余至柔(Justine Alexandria)说:“美术馆的所有员工都是基于对艺术的热情聚集在一起。做美术馆不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需要花费许多个人的时间去学习,去理解作品。”
▲余德耀美术馆执行CEO余至柔(Justine Alexandria)
到这里,目之所及细节之处都是余德耀美术馆流露出的潜移默化在引导美术馆走向公众化之举。
在国外,博物馆、美术馆已经从主要为专业人士服务的研究机构,演变成为大众服务的开放性学习与娱乐场所。这也是余德耀美术馆的心之所向。余至柔谈到,“我们当时建造余德耀美术馆的初衷,是余先生想要把自己的藏品与大家分享,让大众都能一同感受到这份收获艺术的喜悦”。
“我们希望把它转为公共化,是想持久性的把美术馆的理念和原则传承下去。因为艺术本身所附带的文化、历史价值都应该属于大众。收藏当代艺术也是希望能够把这些回归给公众。”余至柔如是说。
但由于国内的私人美术馆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要实现公众化仍需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余至柔说:“据我了解中国目前还没有私人美术馆转成公共化的例子,所以我们还在探讨中”。
同时,她认为基金会或理事制是目前私人美术馆最重要的议题。这会直接关系到美术馆的预算融资、创收模式以及经营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术馆的公共化方向与程度。
一般而言,国外的美术馆都有基金会的背景,他们是私人美术馆稳定的赞助者。但在国内,基金会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而余德耀美术馆便是国内私人美术馆里率先“吃螃蟹的人”。
余德耀美术馆并不是独立运作的美术馆。余德耀基金会对美术馆的收藏、运行起到决策作用。同时余德耀成立的国际学术委员会将对收藏进行审核。每年,委员会将进行对话会议,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研究。
去年上半年,余德耀美术馆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简称LACMA)宣布达成合作意向,并共同建立一项基金会,用于保存安置余德耀捐赠的大部分中国当代艺术藏品。这也是中美两国的重要美术馆之间的首度合作。
余至柔表示,“与LACMA的合作也是余德耀美术馆走向公众化的尝试举措之一。希望先以共同建立基金会的方式,把藏品的一部分率先公共化。而基金会的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更多专家资源能对藏品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然后出版成为能传承下去的刊物”。
据透露,与LACMA的首次展出将于今年11月份举行,由LACMA组织并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合作呈现。展览名称为“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是基于LACMA长期投入并关注视觉艺术和电影领域彼此交叠的历史发展为基点,探讨在过去二十年里,“工作室实践”的关系如何在视觉艺术和电影制作这两个领域中发生根本变化。
在余至柔看来,“公共化的意义在于把我们所拥有的公开分享给大家。不仅是能观看到作品,我们希望整理成一份资料,可以让观众更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从而把这件事变成大家的事。”
她说:“美术馆扮演着的是一个记录的角色。而当代艺术本质又是记录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发展轨迹。虽然现在看来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当代艺术的真谛,但在50年后,或者更久回头再看时,或许观念就会不一样。就像过去那些不被理解的艺术如今已经成为经典”。
因此余德耀美术馆始终秉承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余德耀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在未来,希望把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的研究资料库,把当代艺术的文献、文档这些资料库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余至柔期盼未来的余德耀美术馆会更加国际化。“不仅是通过基金会、美术馆的平台对目前我们所拥有的藏品去进行研究、梳理,将中国当代艺术的脉络完整的呈现;更希望能把国外的当代艺术如何发展也带进国内,带进上海来,借艺术之名把各个地方更多元的文化体验带给上海观众”。
余至柔补充说,“在中国私人美术馆快速发展的情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艺术聚点,大家会对于中国现在发生的艺术事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借此机会邀请到国外关注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友人来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余德耀美术馆非常重视展览、讲座的质量。每一个展览的准备时间几乎都要在两年以上。余至柔说:“美术馆的基本职能就是做好展览以及公共教育活动,我们的工作都是基于以上两点出发贯串整个美术馆的运营”。
为了让更多的公众能步入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开始尝试着挑战更具互动性及公众性的展览。2015年9月,“项目空间”展览系列正式推出。该展览项目是独立于余德耀美术馆年度展览计划下的展示空间,邀请艺术家针对美术馆空间、环境及观众,创造特定场域的艺术作品及项目。以“一个项目+一个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艺术家与时间、空间的碰撞。
目前,余德耀美术馆正在展出最新的项目空间展,推出的是艺术家倪有鱼的个展“∞”,这已是项目空间第15次展。本次展览是倪有鱼时隔四年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在国内的第一个装置个展。其中涉及的作品跨度长达十年,大部分为首次发表,意图向观众呈现出艺术家多年创作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为了更好的把控展览的质量,美术馆所有展览的甄选会由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当代艺术并对美术馆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秉承打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和艺术教育的普及化的理念。美术馆对于展览策划会穿插学术性和公众性的展览,让观众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更加多元、形式丰富且专业的当代艺术。
除了展览,余至柔觉得私人美术馆要迈向公众化,做好公共教育同样是关键。“我们会针对每一个展策划符合展览基调的公共教育活动,有些会是亲子类的收费活动,也会有义务性质的公教活动。根据展览的不同,会邀请到不同的艺术家、策展人来做论坛讲座,讨论及探究展览的主题及作品的深意;我们也会邀请业内人士以及艺术爱好者来到美术馆,分享他们的观展心得。除语言上的互动之外,我们还会有一些表演类型的活动,以求观众能得到更多元的体验。”
在众多公教活动中,余至柔说:“表演一直是反馈比较好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够看到作品,还能看到其他人对作品的理解;亲子工作坊也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方式,家长带着小孩观看展览,通过对展览的理解动手制作,从小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和品味。”
她补充道,“公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反应美术馆所希望给观众呈现的内容,以及创造联系的方式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公众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去理解美术馆、理解展览,我们也希望从这个方向去策划不同的教育活动。目前,我们与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志愿者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加入到了解艺术的行列中来,而他们也将会作为传播体影响更多身边的人。”
如何自我造血一直是困扰私人美术馆经营的难题。余至柔表示在余德耀美术馆的建立、运营上,政府给了相当大的支持,“无论是宣传的形式,还是直接支持展览的形式”。
同时,余至柔还提到品牌合作对美术馆的影响和帮助。“过去我们合作过的品牌,都还是很契合的,能够了解我们的理念,互相尊重。比如去年与GUCCI合作的“莫瑞吉奥•卡特兰 | 艺术家此在” ;2017年优衣库倾力支持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世界潮流艺术大师KAWS中国首展;以及2015年雨屋也与大众汽车集团也有一定的合作。” 余至柔如是说。
她补充道,“与品牌的合作收获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我们希望美术馆吸纳的观众不仅是艺术领域的爱好者,还能扩展到一些大众更熟悉的品牌和生活方式方面,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中来。所以用这种方式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而有了品牌的加入是否会使美术馆带有商业性,而降低了美术馆自身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余至柔强调,美术馆会在自己的原则下,以合适的方式与品牌进行合作。“对于美术馆来讲,我们会对展览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的展览必须是符合美术馆的定位,从这出发去筹办展览的内容,展览的作品,进而再去找是否有适合的品牌与公司对这个展览是有兴趣。”做到品牌跟展览走,而非展览被品牌所牵制。
余至柔说:“余德耀美术馆想要做的是引进更多热爱艺术的人,把大家的意见呈现出来,不再只是创始人的色彩。未来的讨论委员会,将与这个城市一样,会有不同领域的人参与进来、交流、碰撞、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公众化。”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